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6-15 [来源]:永利娱高ylg060net [浏览次数]: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不久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伟大光辉一生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马克思胸怀崇高理想、毕生追求真理、矢志人类解放的博大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贡献和历史贡献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对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谋求全人类解放的重大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深远影响,更加自觉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认真学习蕴含其中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辩证思维和系统方法,不断从中汲取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补钙壮骨、凝神聚气;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重要论述,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脉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我们纪念马克思,既是要表达对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崇高敬意,更是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学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

  习近平同志强调,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一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具体的时代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和告慰,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和发展,就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做到思想上紧跟、政治上追随、情感上拥戴、行动上笃行,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改革发展实践,把习近平同志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行动指南,贯彻到全省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现在,我们正在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目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审视我们的观念、检验我们的行动,荡涤清除与这一思想不相适应的地方,真正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升华认识中提高站位。

  学习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展现科学真理的磅礴力量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是当前江苏最中心的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看,我们正处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突出创新驱动的核心地位,把握技术变革的趋势和机遇,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创新引领、自主可控上积极作为,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上狠下功夫,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全力突破,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物质生产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发展的各领域,作为鲜明导向落实到各地区;突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激活文化基因,既保护好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创造出当代精品、未来遗产,在物质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文化进步推动社会进步。总之,我们必须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科学智慧、理论力量和精神养分,找到源头活水、寻求解题之道,推动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检验、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高质量发展成果。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佳契合点、最大着力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方法,善于运用改革办法、开放举措拓展发展空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创新性、引领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既要认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变,又要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啃硬骨头,勇蹚深水区,切实通过生产关系的有效调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水平是改革力度、改革深度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怀审视世界发展大势,不断激活开放元素、增强开放优势、补齐开放短板,以开放的扩大推动改革的深化,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当前,要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谋划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全力做好扩大向东开放和引领向西开放的文章,着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人民立场,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泛的科学理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人民的理论,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势如何发展、任务如何变化,我们共产党人造福人民的初心永远都不能变。

  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人民立场,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好践行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发展好。结合江苏实际,当前要在增收富民上树立更高标准,进一步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群众致富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品位;在公共服务上拿出更实举措,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脱贫攻坚上加大力度,坚持面向大多数、关注最底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重“富口袋”,也重“富脑袋”,着力激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筑牢保障救助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学习马克思主义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组织的青春活力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任何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应当看到,目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必须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少数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基层组织党的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党建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聚焦突出问题,推动作风转变。锲而不舍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采取坚决措施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狠下功夫,坚决防止已经遏制的问题反弹回潮,巩固已有胜势、保持高压态势,努力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健全“三项机制”,激励担当作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努力使想干事的干部受激励,为干事中出现失误的干部兜住底,让不想干事的干部腾位置,以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敢于担当、不甘落后、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        ***

  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伟大的理论常学常新。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肩负什么样的时代使命,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精神追求,熟读精思、研机析理、领会要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以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转自《人民日报》)


上一条:习近平新闻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下一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