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己 珍惜今天 ----为2009级新同学所作的“学习与成才”报告 董事长 张德江 同学们晚上好!2009级同学的大学学习生活已经过去大半个学期了。我衷心地希望和祝愿我们全体新同学在大学的学习期间,能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毕业后成就一番事业,为今后一生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希望大家毕业后都能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但是,究竟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还要看自己。看自己如何努力,如何把握,用好每一天。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把握自己,珍惜今天。 为了帮助同学们开好头、起好步,走好学习与成才之路,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形势与背景,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向老员工们提出了哪些主要要求;二是转变与适应,同学们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三是目标与动力,同学们高考成功,实现了上大学的目标,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动力如何产生;四是观念与方法,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作为董事长,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学习,也很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今天第一次和大家坐在一起,先提出这四个问题送给每一个新同学,作为给你们的见面礼,也是一份如何开始老员工活的试卷,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努力实践,做好这份试卷。 下面就我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讨,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要靠各位同学自己。我的目的不仅在于和大家交流思想,更在于激发大家产生思想。 一、形势与背景 教育的宗旨有两条,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围绕这两条宗旨,教育界多年来就有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争。我想这两条应该统一起来,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强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只有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才是合格的以至优秀的人才。所以我这里主要讲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四年后同学们毕业时,都要接受社会的挑选和检验,不论你要竞聘什么岗位,除了文凭以外,对你的知识、能力、素质都会有明确的要求,所以要尽早认清社会的需求形势,认清人才市场上的一些基本特征,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这些特征主要有: 1.用方市场的特征 老员工毕业要通过人才市场,在“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形式下,实行自主择业。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高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是用方市场,即总体上用人单位选人的机会比应聘者选岗位的机会多,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其中有些毕业生就可能会待业求职。这就使毕业后如何就业成为在校老员工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而在校期间,如何努力学习,尽快成长,增强就业的竞争力,是每一个老员工最现实的任务。 2.能力本位的特征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不仅看文凭,更看能力,看你在校期间总体的成绩如何,得了多少竞赛的证书,有没有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有没有创新成果和创业能力,参加或组织了哪些活动,这些都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最有用的东西。而你的文凭只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一旦被录用到一个岗位后,能不能长期干下去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振国药业老总王振国对前来应聘的老员工说的话代表了用人单位的态度:“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三个月。要想在我们这里长久地做下去,你必须体现出胜任工作的能力,否则,你的大学文凭在我们这里很快就会失效”。 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更明显。美国有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去公司求职,先拿的是学士证,公司一看是学士,用着比较方便,就留用了;干了一段时间公司感到这小伙子还行,还有潜力,想加以重用,这时小伙子拿出了硕士证,公司一看,行,象个硕士,就按排了重要一点儿的工作。又干了一段时间,公司认为小伙子还有潜力,还可以再重用,这时小伙子又拿出了博士证,公司一看,原来是个博士,能力和水平还真名副其实,所以又给了进一步的重用。这个博士得到重用,靠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 3.素质为重的特征 素质是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成长和环境养成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素养和品质,它比知识和能力更内在、更根本,所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素质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这里的素质主要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态度等。 现在很多公司招人有三关:第一关是人力资源部长,主要看学历和专业;第二关是部门经理,主要看应聘者适应岗位的能力;第三关是总裁,不看学历,也不看能力,只考察应聘者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 有一个毕业生参加面试,总裁惊喜地认出他就是在武汉东湖救他女儿的英雄,但是这个毕业生却明确地说:“那不是我”,结果那位总裁说:“你很诚实,你被录取了。” 有一个毕业生在报社实习,表现很好,发了20多篇文章,其中3篇被刊在头版头条。但是他在竞聘报社岗位填写简历时却填了发表30多篇文章,5篇被刊在头版头条,结果被报社发现,取消了录用资格。 某大公司招聘一名员工,因为待遇好,来应聘的人很多。最后,是一位其貌不扬,学历也不高的人被选中了。其他的应聘者不服,就问公司老板。老板说:“我是看中了他的素质,第一,他在门口蹭掉脚下的泥土,进办公室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办事认真、仔细;第二,他在排队等候时看到有个残疾人,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第三,应聘时他先脱掉帽子,回答问题干脆果断,说明他既懂礼貌又有魄力;第四,其他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只有他弯腰拾起并放在桌子上,这些都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是我们选人的主要标准。” 4.人才流动的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下,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会使人们工作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个人对单位不满意,可以跳槽,单位对员工不满意,就要炒鱿鱼。有人估计,今后大学毕业生一生中变换工作岗位平均要5次左右。每次都是对他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检验,没有本领,事情做不好,在哪里也混不下去。所以老员工在学校打好基础,学好本领是根本。 既然我们今后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挑选,我们就应该尽早的清楚他们的用人标准。综合很多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大体上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态度、合作意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可能还有很多要求,但是只要具备了这8条,就具备了基本的竞争力。 二、转变与适应 从中学到大学,虽然是从校门到校门,但是却有很多的不同,存在着转变与适应问题。为了完成好这种转变,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很好的把握自己,一是实现学习上的转变;二是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三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实现学习上的转变 老员工入学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相应的转变问题。这些转变包括学习目标的转变,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观念的转变。 1、学习目标的转变 有个老员工在刚入学的演讲比赛中讲到:读小学时的目标是能够上中学,读中学时的目标是能够上老员工,如今,上了大学,我们的学习目标又是什么? 普通中学进行的是基础教育,是为员工打好文化基础。而大学是专业教育,是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中员工不同,老员工们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更加接近。所以,从事业的需要和更好地发挥自己出发,大学的学习目标更具体、更明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目标,例如工科的同学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符合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法律学科应该是律师或司法工作者,管理学科应该是高级管理人员等等。 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最重要的是完成好当前的学习任务,首先是把现在开的课程学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每周的,一个学期的,都应该有个计划,把宝贵的时间利用好。长远目标包括今后几年的学习目标,也包括毕业后的选择,是考研还是直接就业,还是出国读研。这些都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难以确定,但关系到学习定位。如果自己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又有志考研深造,对现在开的数学、外语课就要格外注重,力争一次学透,为将来考研做好准备。 2、学习方法的转变 大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中学相比,有许多的不同。因此,老员工要及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转变与调整,通过探索和总结,掌握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高效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任务。 大学的教与学与中学有哪些不同呢? 在教学要求上,强调员工的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知识”二字,可以一分为二。“知”表示对信息的接收、获取和储存,而“识”则意味着识别、判断、分析,是对信息的消化和处理。知是接受别人的东西,识是自我加工和运作。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人接收,会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原因在于识的程度不同。知具有传承性,而识则带有创新性。如果说中学的学习重在获知,则大学的学习就要重在求识。 在教学的内容上,既深又广,一般都要学习几十门课程,既有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很多专业课的内容都是本学科的最新内容和前沿知识。教学内容多,进度快,一次课可能要讲教材上的很多页,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验中,还要求员工独立地完成有关设计和实践操作。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强调员工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员工个性的发展。教材上有的教师不一定全讲,可能只讲重点,其余留给员工自学;课堂上讲的又不一定全是教材上有的。教师们经常把与课程有关的科研成果或查阅大量资料后的最新内容直接带入课堂,这是教师们体会最深的部分,也往往是教材上没有的。 既然大学的教学与中学有这么多不同,那么在学习方法上就要有相应的转变。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特点不同,习惯不同,灵感不同,最适于自己的方法、策略与目标也将不同。所以,对别人适用的方法,对自己只能用来参考,试用,不能完全照搬照套。最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能在学习中由自己去摸索、去总结、去完善。 3、学习观念的转变 学习观念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理念对待学习。同样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念不同,其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学习观念代表了学习的层次和水平,也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每一位老员工在大学学习开始的时候,就要自觉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后面我们将专门讨论学习观的问题。 (二)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员工的学习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生而不学的。是员工但是不学习,或者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或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造成逃课、逃学,结果期末考试大量的不及格,达到被勒令退学的程度。这样的员工是极个别的,也是最危险的,如果不及早改正,必将落得被淘汰的结果。这样的员工首先是对自己极不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父母极不负责。远离这种状态,是一个老员工的底线。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把握住自己,千万不可越过这个底线,否则必将耽误自己的一生,毁了自己的前程。 第二种是学而不习的。课是听了,书也看了,但是不做作业,不练习,或者自己不做而抄别人的。这种学习从基本要求上是不到位的。在我国,“学习”二字是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这句名言中抽取出来的。“学”就是从书本上和别人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习”则是从自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可见,从孔子那时,就强调“学”与“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学而不习只能是见到知识,而不能得到和巩固知识,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所以“习”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习”有两个涵义:一是实习、练习、演习,通过这样的过程,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温习、复习,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三种是习而不悟的。作业做了,通过练习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主要是传袭性的,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思考,也提不出什么问题。这种学习从层次上是不到位的。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一个老员工,要养成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一个班集体,要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最重要的学风。围绕着学习内容而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向前推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步骤。反过来,在学习中不肯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 第四种是又学又习又悟的。这才是到位的学习,是我们所要求的学习状态。同样交着学费,同样支付着时间和精力,学习状态不同,学习的水平和层次将相差巨大,学习的结果将大相径庭。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清醒的认识这一点,自觉地又学又习又悟,努力达到最优的学习状态。 每一个老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才质量观,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样来学习,明确现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员工。现在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员工要经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再以学校自己的考试分数为准了,而是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与认可程度为准。用人单位看的不是毕业生在学校考场上打了多少分,而是在实际岗位上能干多少事,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相应地,人才质量观就要由过去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综合质量观,也就是要看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情况,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体现的是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市场经济下的新的质量标准。 老员工上大学学什么?我看主要有三条:第一是学会做人,读书明理,学习做人的道理,并且能够用这样的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知行统一,积善成德;第二是学会学习,使今后一生能够可持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基础。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可能每个人的答案不同。按我的理解,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方面的,即幸福体现在平衡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是人的感受。 大学是青年员工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殿堂,但不是天堂,也不是理想的真空。在我们的校园里,既有正面的育人环境,也有种种的干扰作用,在每个老员工身边,既有优秀的榜样,也有消极的影响,因而识别良莠,把握自己十分重要。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英国作家笛福说:“人的最高智慧,就是适应环境和反抗外来威胁的本领。”老员工要适应新的生活,首先要实现心理的适应,这就要消除入学后可能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 1.防止松气心理 上大学实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生漫长,但一生中重要的转折只有几次。人们在每一次转折时,都应该及时调整方向,确定目标,鼓足动力,使人生的航船沿着既定的航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考上大学,应该是人生的一个新的加油站,应该树立更远大的目标,激发更旺盛的热情。所以,松口气的心理要不得。 青年人正值学知识的黄金年代,上了大学获得了学习深造的大好机会,绝不能被享乐心理所耽误。年青人正处于学习、磨练、成长的时期,不是享乐的时期,所以享乐的心理要不得。 学习是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开始不抓紧,打不下一个好基础,就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所以来日方长,今日不忙的心理要不得。 市场经济下,需要的不是空有大学文凭的牌子,而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想对付个60分混个毕业证,然后靠门路靠关系找个好工作,这条路在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不通了。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竞争能力,在哪里都属于被淘汰之列,所以,“60分万岁”的心理要不得。 2.克服自卑心理 高考取胜的老员工,在高中时大多为班上或学校的佼佼者,平日里老师夸奖,同学羡慕,现在来到大学这个新的集体,精英聚集,强中还有强中手,相比之下往日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可能不如以前突出,而且其它很多方面也显得逊色。今昔对比的反差,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导致学习失去信心,精神难以振奋。这种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情绪,而且会影响精神健康,长此下去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这种自卑心理,对自己是一个消极的暗示,对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信心都是一种严重的侵蚀。久而久之,会把本来不是弱者的自己真真变成了弱者。你想做一个强者吗?那么就勇敢地去掉自卑心理,满怀信心,理直气壮地去做自己的事。实际上,就智力因素来说,同学之间相差不会很大,而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差距,会使这本来相近的智力状态大相径庭。积极的心理因素会给智力因素加上翅膀,不仅能跑,而且能飞;消极的心理因素会使智力因素原有的双脚也变得软弱、痿缩,失去走路的功能。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别人看不起自己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有一年,我指导毕业设计的一个员工在毕业纪念册的留言上,对最欣赏的人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深刻,他的回答是:最欣赏的人是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心。 3.疏导压抑心理 造成压抑心理可能有多种因素。一是经济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生活上的压力,从而形成自己心理上的压力。经济困难会造成压力,但是又往往成为一个老员工自强自立的起因。不怕钱少,就怕志短。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长到18岁,如果再花父母的钱,就被视为是耻辱或者无能。公司很多品学兼优的员工,就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靠自己打工,不但闯过了经济难关,而且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本领,为自己的一生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是就业压力。毕业后如何就业是每一个老员工面对的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各位能够考上大学,是在竞争中取胜了一次,四年后就业还是要靠竞争。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社会大环境。靠竞争,社会才能前进,个人才能进步。对每一个在校老员工来说,只能是主动适应这种基本的社会规律,从心理上变压力为动力,抓紧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对老员工尤其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养成坚毅、乐观、大度的心理品质。这样的心理品质,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本保证,是做人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每一个老员工要努力追求和长期养成的心理品质。 三、目标与动力 大家在高中的时候,瞄准了上大学的目标,贪黑起早地为此而奋斗。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今后的目标又应该是什么?与高中时相比,大学的目标呈现多样化;与高中生相比,老员工中比较多的存在着目标不清、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及时解决好。 1.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人的目标和动力来自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存的需求。为了个体的生存,有吃、穿、用等必要的物质需求,为了种族的生存,有恋爱、结婚、生育的需求,这一层和其它的动物没啥区别。上大学,学本事,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获得生存的保证,不再靠父母养活自己,这应是老员工最基本的也是最低层次的目标。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徒弟三天两头地问师傅:“你看,我将来能不能做大事?”这一天,师傅说:“看你现在的样子,很难讲。这样吧,你不是成天都想成功吗,那你就跟我走,我领你去见一位高人。”徒弟就跟着师傅走了。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片湖水,师傅径直地向水里走,徒弟只好跟着。越往前走水越深。当水快到脖子的时候,师傅突然转过身来,双手抓住徒弟的头发,把他的脑袋往水里按。徒弟本能地挣扎,好不容易把头露出水面喘口气,师傅又狠心把他的头按进水里。徒弟这下急了,拼命的推开师傅,转身向岸边游去。上岸以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冲着师傅大喊:“老家伙,你想淹死我呀!”师傅笑着说:“你不想淹死,你就得逃命,逃命就是成功啊!”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对任何一个人,要不想被淹死,就要有逃生的本事。 第二层是享受的需求,无论对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要求得到更多、生活得更美好。能否实现这种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有多大。 第三层是不断发展的需求,追求发展,提高自己。每个人都具有上进心,包括追求知识,提高本领;追求地位,获得进步;追求物质,拥有财富,等等。这种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也是更好地生存的需要。 第四层是尊重的需求,能够得到他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通过事业上的成就追求一定的荣誉和威信。这是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的体现,正像有位哲人所说的: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 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价值的需求,这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这种需求和国家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就成为最高尚的需求,就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这种需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形成,但是作为一个老员工应该树立和形成。 人区别于自然界其它动物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人具有理想和信念,人的追求与奋斗目标带有社会的性质,人的美与丑要受社会的评价。德育专家李燕杰说:“美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外在胜于内在,社会美内在胜于外在,而且要求内外相和谐。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漂亮极了,但人们谁也不会去研究它的立场,世界观,这就是自然美外在胜于内在。可是我们人就不一样了。内在美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人,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成就和贡献,应该成为每一个老员工的理想和追求。 2.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目标确定指向,目标产生动力,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奔向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明白的、充实的人生过程,就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过程。没有目标的人生,将是糊涂的、迷茫的、空虚的人生,将是一个碌碌无为,失掉自身价值的人生。一个老员工如果能对自己的未来及时做好规划,有所设计,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指向这一目标,每一天就都会过得很有意义,就成为对未来已经有所准备的人。 目标的设计应科学合理。目标应具体,是可以衡量的;目标应适当,既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又不因循保守,影响发挥,应该是蹦一蹦能够着;目标应体现阶段性,即有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又有长期的目标。 普通中学进行的是基础教育,是为员工打好文化基础。而大学是专业教育,是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中员工不同,老员工们与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更加接近。所以,从事业的需要和更好地发挥自己出发,大学的学习目标更具体、更明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目标,工科的同学大多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为目标,将来要在工程领域有所造就;学经济的同学以成为一名经济师为目标,将来能够在金融领域获得成功;学艺术的同学以成为美术师为目标,将来应该在艺术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总之不同专业的同学其目标指向应该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专业,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其具体的志向和目标也应有所不同。无论什么目标,只要适合自己,有益社会,就可以确立。 有了奋斗的目标,还要为自己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这个规划是针对自己的大目标,包括老员工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至人生规划。为了实现这样的大目标,就要制定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明确一系列的小目标,并且从今天做起,如何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实践锻炼能力,通过学校教育和自我修养提高素质,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习的环节和学校的活动都怎样做,如何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争取每一天都做最好的自己,由今天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功奔向明天大的成功----成功的事业,成功的人生。 3.选择合适的模式 在人才模式上,应该有自己的设计和选择,并且按所选择的模式学习与成长。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复合型”的模式,按照“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的原则,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基础上,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学机械的,懂一点儿电;学电的,懂一点儿机械;学工的,懂一点儿经济和管理,这是将来工作的需要。对于文科的同学,更应该按“复合型”的模式,扩展知识领域,或者选择副修,或者攻读二学位,以便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同时,还可以选择“合格+特长”的模式,即在基本方面都合格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爱好和优势,发展个性,向自己最有灵感,最有兴趣的领域进军,发挥特长,以特取胜。“复合型”的模式与“合格+特长”的模式,并不矛盾,可以兼顾。 在具体一些的模式上,还存在着设计和选择问题。例如是研究型还是工程技术型或管理型,这种选择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向来确定。选定了具体的模式,还要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与方法。研究型模式应该侧重打好理论基础,努力做到又宽又厚,瞄准学科前沿的某个方向进行探索和钻研,侧重分析与研究的方法;工程技术型模式应该侧重学好学科基础,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侧重设计与综合的方法;管理型模式应该在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扩展知识面,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积极承担班级、员工会或社团的有关职务,多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侧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每个员工的个性与追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人才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每个员工都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做最好的自己,而不必刻意地模仿他人,重复别人的道路。 4.持续激励自己 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者,虽然成功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高度的一致,那就是他们都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持续地激发自己内心成功的欲望和奋斗的激情。现代成功学奠基人拿破仑.希尔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很小的差别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别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青年员工处于血气方刚的时期,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就容易产生动力和激情,激励自己为实现既定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奋斗。 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成人成才成功,既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老员工们共有的目标。“成人”重在内化与养成,体现做人的道理,读书明理,并按照这些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把这些道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执行统一,积善成德。“成才”重在学习与实践,掌握做事的本领,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成功”重在追求与奋斗,要以“成人”和“成才”为基础。 《易经》中有两卦,第一卦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人要像天体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这样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第二卦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人要像大地那样,以宽厚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以勇于担当的态度来承载事务,以这样的态度来处人、做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成为当代老员工自立自强的座右铭。 每一位老员工,从中学进入大学,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应及时确立新的目标,科学地规划自己,并且把这种规划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计划,扎扎实实地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道酬勤,有志者成。只要认真地这样做了,就会使自己的老员工活充实而亮丽,就会为今后一生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观念与方法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还要有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方法。下面和大家交流我总结的学习观和创新学习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观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悟和总结。我这里抛砖引玉,向大家介绍8种学习观,供同学们鉴别、参考和进一步发挥。 (1)勤奋学习观。勤奋是每一个人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任何人不想付出艰苦的劳动,不想经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就想侥幸成功的观念,都是成功的大敌。勤奋刻苦,是一个员工最重要的品德。有位老将军叫田永清,为老员工作报告时说:“吃苦是最好的大学,吃苦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吃苦是不幸运的,年轻人不吃苦也是不幸运的。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不该吃苦的时候必然吃苦。什么时候是该吃苦的时候,求学的时候就是该吃苦的时候。该吃苦的时候你不吃苦,不该吃苦的时候你连工作都找不到,你必然吃苦。” (2)科学学习观。学习科学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谁就找到了成功之路。因此,树立科学学习观十分重要。科学学习观包括建立正确的学习策略,确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总结科学的学习经验,科学地用脑,科学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21世纪是一个知识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如何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终身课题,更是在校老员工的中心任务。 (3)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就是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主见地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中的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和自我控制。 (4)创新学习观。创新学习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是每一个老员工都能做也都应该做的事情,包括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下面侧重讨论创新性格的养成。 培养创新型性格是创新学习的基础。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养成和完善自身性格的过程。创新性格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格特征,是激发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推动力。有成就的创新者头脑中总有问号,总在思考问题,并且善于提出问题。而创新正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 ②怀疑态度与独立精神。创新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则是由怀疑开始的。因此,怀疑是创新思维的开端,怀疑精神是创新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③自信与勇气。自信,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品质。只有相信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心,才能激发起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④意志与毅力。创新活动虽然可以处处进行,但是创新成果并不是唾手可得,它往往是长期的、艰苦的以至充满困难与坎坷的事情。要实现创新,不仅需要精力上的投入,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这是一个创新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⑤对科学上真的追求和美的鉴赏。创新强调的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是激发员工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激情,其中包括创新中的艺术和美感,包括对科学上真的追求和美的鉴赏。 (5)情感学习观。就是要培养学习中的兴趣和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兴趣,就可以使自己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能在学习中集中精力,深入思考,真正钻研进去。如果主观上把学习当作很苦的事,毫无兴趣,那么再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也学不进去,不会成功。对一个老员工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爱,最大的悲哀是不热爱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却又进了大学,承担起了学习的任务。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对读书、作学问有了认识的人,不如对它产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而发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不如把它引以为乐事、把兴趣发展为乐趣的人。 (6)挖潜学习观。近年来,人们对人类大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现人脑的潜能无比巨大。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自身的巨大潜力并没有开发出来,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用人机制束缚着这种潜力的发挥。这是最大的浪费和遗憾!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识自身所具有的潜能,认识自己比已经达到的智力水平高得多的生理基础,树立挖潜学习观,有效地开发自己,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7)终身学习观。大学学习只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阶段,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每一个都要终身学习,大学学习要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8)系统学习观。学习是一个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全局最优。 上述学习观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勤奋、得法。其中勤奋是前提,也是目前在校老员工要解决的更迫切的问题。 2.创新学习法 学习的方法有各种各样。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学习方法要靠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去摸索、提炼和总结。下面只从宏观上介绍创新学习法。 由中学到大学的学习,不应该只是量的积累,而应该是质的飞跃。这种飞跃的主要标志是实现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虽然在我国“教改”、“学改”改了这么多年,但是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学习,总体上还是传统式的学习,这是我国培养的员工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继承知识为主要任务,以灌输式为主要方式,以多积累知识、多得好成绩为主要目的。 创新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创新学习方法在宏观上应注重以下五条原则,具体的方法要靠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去摸索和体会。 第一,创新学习应以问题为主线,善于在学习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个教师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把员工教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一个员工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学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现在都在研究培养创新人才,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提不出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 第二,创新学习要注意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员工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不足,因此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内动力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创新学习要勇于突破,有意识地突破前人,突破书本,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员工教的超过了自己,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 第四,创新学习要善于综合,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第五,创新学习还要善于转化,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因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靠能力和素质。美国物理学家劳尔说过:“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我看主要是能力和素质。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逐渐的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改革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改革,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的改革重视不够,以至于比较多的存在着教学改革只是“教”的改革的状况。任何教学改革,最终都要落到受教育者自身的提高上,“教”改和“学”改必须有机结合。对教师来说,教给员工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对员工来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会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各位能考上大学,都是激烈竞争中的取胜者。希望大家珍惜这一机会,做到五个对得起。一要对得起父母的期望。父母把你们培养这么大,现在又要省吃俭用保证你们上学的费用,都是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真正成为一名人才;二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虽然你们入学时交了一部分费用,但这只是总的培养费的一部分,另一部份还是国家拿钱培养;三要对得起你们能够上大学这个机会。现在我们国家能够上大学的青年人,只占十八岁至二十二岁全国总人口的23%,所以你们是幸运的,要珍惜;四要对得起所处的知识爆炸的时代,抓住时机,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五要对得起自己的好年华,现在正是学知识、强本领,为今后一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打好基础的时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科院院士王立鼎几年前来公司作报告说:“我今年生理年龄60岁,心理年龄50岁,工作年龄70岁,我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只睡五、六个小时的觉。” 对老员工来说,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今后一生的工作、学习,为更好的报效祖国打基础。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对于每个人,都是物竟天择,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照顾懒汉,每个人都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去竞争,去拼搏。歌德说过:谁不能把握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这种把握,就是对自己负责,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只要努力,就能做好。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所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市场竞争中,是做一个强者,成就一番事业,还是甘为一个弱者,被甩在淘汰之列,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如何。每一个老员工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都要清醒而不麻木。清醒者奋起,麻木者沉沦。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的现任董事长,引导和激励同学们学会学习、立志成才是自己的重要使命。下面几句话是我奉献给大家的心声: 我无法提供你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但愿能提供获取它的方法; 我难以赋予你人生的智慧,但愿能点燃你智慧的火花; 我不敢担保你能成才,但愿能和你探讨成才之道; 我不能陪你去经历未来的攀登,但愿能指给你上山之路。 同学们,你们已经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希望大家认清时代和社会对老员工的要求,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鼓足强大的前进动力,把握自己,珍惜今天,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为把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